close
談農產品之供需平衡(第四次全國農會考試八職等新進人員)
      所謂「穀賤傷農、穀貴傷民」,意思就是:稻穀過剩,價格太低,不敷農民付出的勞力與成本,便會傷害到農民的收益;反之,稻穀欠收,價格上漲,消費者必須付出過高的代價,便會傷到民眾的荷包。這種淺顯的經濟學原理,不僅發生在稻穀上,也會發生在蔬菜、水果、雞蛋、牛奶…等農畜產品。所以,如何維持市場上的「供需平衡」,不只是農民生產問題,也是各級農政單位必須克服的難關。
      傳統上,農作物一直是「看天吃飯」的產物,當風調雨順,農作物豐收,遇市場需求不足時,便得削價求售,導致農民終年勞苦,結局都將付諸流水;有時見到堆積如山的農作物,任其腐壞,或者直接倒進河川而隨波逐流,看在辛勤耕種的農民眼裡,真可謂「欲哭無淚」。台灣是一個氣候多變的地方,不時有強降雨或颱風侵襲,農作物不堪強風豪雨的摧殘,產量大減,即使市場價格飆高,農民也無貨可供、無利可圖。即以媒體經常關注的高麗菜為例,當市場需求殷切時,一顆高麗菜可以賣到200元以上;當市場供應過量時,可以低於10元且乏人問津。所以,供過於需或需過於供,都不是好現象,唯有作到供需平衡,才能讓農民與消費者同蒙其利。
      農民大都是單打獨鬥的個體戶,而且生性樸實、思慮單純,即使淺顯易懂的供需平衡原理,也很難落實在農民的心目之中。當看到某種農作物價格昂貴時,大家搶種、搶收,一旦市場飽和,價格崩盤,農民的努力化為烏有。所以,各級農政單位必須管控農作物種類,勿使單一作物生產過剩或產量不足;必要時,設立各種作物的「平準基金」,當某種作物生產過剩時,可以保證收購,並將該種作物予以冷凍、冷藏或製成加工品,若遇市場供應不足時,可以拿來應急或替代,免得價格暴漲暴跌。此外,實施農作物契作、暢通產銷通路、開拓海外市場、利用現代化科技延緩採收時間,都是解決供需失衡的方法,都能兼顧生產端及消費端的權益。
      農產品是維繫人類生存的根本,沒有人不依賴糧食作為生命活動的泉源。台灣雖然盛產各式各樣的農產品,但糧食自給率尚不及四成,當全球還有數十億人受飢饉之苦時,若因供需失衡而將農產品任意拋棄,看到的不僅是農民欲哭無淚,而且也潛藏著糧食不足的危機。所以,我們固然要致力於農產品供需平衡,但也要設法讓各種農產品在市場上不虞匱乏,有道是:「有時當思無時苦,好天要積雨來糧」。